中国海关打击“洋垃圾”走私的“蓝天2018”专项第三轮集中行动22日启动,这是近年来海关开展的最大规模打击“洋垃圾”走私集中行动。随着“洋垃圾”禁令越收越紧,也倒逼我国提升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全国海关联动,打掉走私“洋垃圾”团伙39个
22日凌晨6点,在海关总署统一指挥下,25个直属海关分成212个行动小组,在北京等17个省(区、市)同步开展收网行动,主要聚焦走私废矿渣和利用他人许可证走私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废塑料、废五金案件,对重点涉案人员实施抓捕。海关总署缉私局副局长陈涛介绍,行动一举打掉涉嫌走私犯罪团伙39个,查扣、冻结了大量非法资金。
陈涛:这次全国直属海关超过了半数参加了此次活动,从行动范围、出动警力,到查货数量,这次行动都是近年来最大规模的收网行动。一些犯罪团伙的幕后主使逐渐浮出了水面。这次我们的行动就是要抓主犯、抓团伙。
陈涛介绍,接下来,中国将加强国际合作,打击洋垃圾走私。
陈涛:洋垃圾的走私进口形势依然严峻。一些幕后团伙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反侦察能力,需要我们不断提高专业打击能力。接下来中国海关将和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密切配合,推进打击向纵深发展。
“洋垃圾”赚取利润,却滋生环境、卫生问题
中国原本是世界最大的废弃物进口国,多年来处理了全球近一半的废弃物品。一个来自美国的饮料空瓶,随着其他垃圾一起在天津口岸登陆,被熔化再造成打火机外壳,组装成打火机再装船运到欧洲零售——这是当时一件典型“洋垃圾”的环球旅程。
在这个链条上,每个环节都享受到了经济上的利润:国外不仅省去了垃圾处理费,甚至能得到一笔费用;中国的垃圾处理者从垃圾中获取利润,工厂使用了便宜的原材料;消费者获得了廉价消费品。
“洋垃圾”中普遍存在大量的传染性病菌、有毒有害物质,貌似废物利用、降低成本,但却滋生了严重的环境、卫生问题,在不少地方形成“垃圾围城”的景象。去年7月,我国明令禁止洋垃圾入境,并从今年1月正式生效。
洋垃圾禁令,倒闭循环经济发展
禁止洋垃圾进口,意味着相关产业也将面临原料缺口,相关企业也面临转型。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说,这个不用担心。
李佐军:如果洋垃圾减少了,可以开拓国内垃圾市场。而且垃圾这个概念是可以拓展的,它是放错位置的黄金,有很多东西你稍加利用就可以变成有价值的产品。只要这些企业把眼光放远一点,技术提高一点,完全能找到新的出路。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也认为,在堵截“洋垃圾”的同时,也要引导此前的企业和从业人员成功转型。
白明:(治理洋垃圾)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方面打击,另一方面把原来进口“洋垃圾”地方的企业转入正当行业,一手堵一手疏,综合治理才能堵住“洋垃圾”进口的渠道。
“禁令”的出台,打击的只是那些非法利用垃圾的产业链条。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李佐军说,这将促进我国固体废物加工利用,倒逼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
李佐军:对国内的循环经济发展,尤其是垃圾回收行业,会倒逼他们进步。所以我们对国内回收行业是看好的。
而对于一些主要垃圾出口国来说,他们也不得不寻找出路。“他们在本国也会加强垃圾的回收和处理,另外,他们也寻找其他的进口国。”李佐军说。
#关务软件、关务系统、AEO认证、AEO认证软件、贸易合规